卦指

遍匈

301.MWD随钻测量系统静态测量的常规过程是钻完方钻杆后,接单杆,然后将钻头提离井底约( B )

A0.5m B1.5m C3m D5m

302.MWD随钻测量系统的传感器测量数据所需的( B ),要保持钻杆静止

A5min B2min C8min D1min

303.卡钻是钻具陷在井内不能( B

A)定向活动 B)自由活动 C)转动 D)起下

304.卡钻发生后,钻具的转动、上提、下放中至少有( A )

A1 B2 C3 D0

305.滤饼黏附卡钻(压差卡钻)除与压差、滤饼自量的黏滞系数,井身质量有关外,还与钻具( B )等因素有关

A)使用时间 B)静止时间 C)质量 D)钢级

306.根据造成卡钻的原因不同,卡钻可分为( D )不同类型

A)四种 B)五种 C)六种 D)九种

307.缩径卡钻的原因主要是( D )

A)滤饼厚 B)地层膨胀 C)地层跨塌 D)滤饼厚或地层膨胀

308.落物卡钻是井口工具的零部件或小工具及其他物体落入井内,卡于( C )之间而造成的卡钻

A)井壁与钻具 B)套管与钻具 C)井壁与钻具或套管与钻具(D)钻头水眼

309.直井中起下钻遇阻卡的原因多由( D )组成

A)缩径、泥包钻头 B)缩径、井壁坍塌

C)缩径、泥包钻头、井眼质量不高 D)缩径、泥包钻头、井壁坍塌及井身质量差

310.在大斜度的井眼内,正常情况下,起钻载荷要比直井增加( C )

A1030% B2030% C3050% D80100%

311.减少阻卡无效的措施是( B )

A)控制好井眼曲率(B)经常更换钻具 C)使用优质钻井液(D)钻杆弯曲时下钻要慢

312.常用的打捞矛为( C )

A)卡簧式 B)套筒式 C)卡瓦式 D)反循环

313.卡瓦式打捞矛主要由心轴、卡瓦、释放环和( C )组成

A)卡簧 B)套筒 C)引鞋 D)矛钩

314、当落鱼提捞不起来时,打捞矛(B

A)不容易松脱和退出 B)容易松脱和退出

C)不能松脱和退出 D)易损坏

315.当卡瓦式打捞筒矛咬住落鱼而又提不起来需要丢掉落鱼时,利用下击器后顺时针转动( C )

A0.51 B12 C23 D34

316.打捞矛下至距鱼顶( B )要开泵循环,冲洗鱼头

A0.2m B0.5m C1m D9m

317.打捞矛下探鱼头时,不得下过鱼头( C )

A0.2m B0.5m C1m D9m

318.卡瓦打捞筒外部元件上有接头、外筒和( A )

A)引鞋 B)卡瓦牙 C)控制圈 D)密封元件

319.落鱼抓捞部位的实际外径不能小于该卡瓦打捞筒所打捞落鱼标准尺寸( B )

A1mm B2mm C3mm D5mm

320.卡瓦打捞筒的内径略小于落鱼外径的( B )

A35mm B12mm C57mm D8mm

321.卡瓦打捞筒下至距鱼顶( B )要开泵循环,冲洗鱼头.

A0.3m B0.5m C1.2m D7m

322.用卡瓦打捞筒打捞钻具时,当鱼头到达卡瓦下端时,一般加压( C )

A1020KN B2030KN C3050KN D6080KN

323.卡瓦打捞筒打捞的落鱼有毛刺或微变形时可加压( B )进行磨铣

A510KN B1020KN C2030KN D3050KN

324.随钻震击器主要由( A )

A)随钻上击器和随钻下击器 B)减震器和震击器

C)加速器和上击器 D)减震器和加速器

325.国产闭式下击器有( D )长的自由伸缩行程

A150200mm B200300mm C300400mm D400470mm

326.国产闭式下击器的密封空腔内充满( D )

A)氮气 B)水 C)硅油 D30号机械油或润滑油

327.钻井现场习惯把( B )称为井下三器

A)减震器、稳定器、加速器 B)减震器、稳定器、震击器

C)震击器、稳定器、防喷器 D)震击器、减震器、加速器

328.橡胶减震器一般用于井温低于( B )的井内

A75oC B100 oC C120 oC D150 oC

329.在上提钻具时,钻具伸长,使与上击器配用的液压加速器密封总成( B ),硅油被压缩,储存能量.

A)向下移动 B)向上移动 C)向右移动 D)向左移动

330.钻具稳定器一般可分为( C ),不转动套(橡胶套)型和滚轮型

A)斜叶片型 B)直叶片型 C)旋转叶片型 D)不旋转叶片型

331.不转动橡胶套稳定器通用要求井温不超过( C )

A80 oC B100 oC C120 oC D180 oC

332.钻具滚轮稳定器主要适用于( C )地层

A)易坍塌 B)易漏 C)硬及研磨性高 D)深井及超深井

333.变径稳定器是通过一定的控制方式,调整稳定器的外径,从而调整稳定器(BHA)的力学特性,达到不起钻即可调整( B )的目的。

A)方位角 B)井斜角 C)磁偏角 D)钻压

334.上击器不能第二次震击时,应将钻柱向下多放( B ,直至完全关闭上击器.

A1020KN B2030KN C3040KN D4050KN

335.液压上击器要使用( D )。

A30号机械油 B)润滑油

C)机油 D2040号耐磨液压油

336.地面震击器在使用中出现半开半闭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D )。

A)调节拉力过大 B)提升力量不足

C)回位力量不够 D)上述三种

337.使用磨鞋下钻时,下钻至距落鱼( C ),开泵循环钻井液。

A0.2m B0.5m C1m D9m

338.磨铣时要加足钻压,并用( A )转速进行磨铣。

A1 B2 C3 D4

339.磨鞋外径要小于井眼直径( D )。

A510mm B1015mm C1520mm D2025mm

340.磨铣过程中,要有专人每( C )取一次砂样,分析铁屑含量。

A5min B10min C15min D20min

341.裂缝性漏失的漏速一般为( D )。

A1020m3/h B2040m3/h C2060m3/h D10100m3/h

342.溶洞性漏失多发生在( C )地层。

A)破碎带 B)胶结疏松的砾岩(C)碳酸盐岩 D)泥页岩

343.溶洞性漏失的漏速一般在( D )以上。

A40m3/h B60m3/h C80m3/h D100m3/h

344.井漏于( D )无关。

A)地层压力 B)地层渗透性 C)钻井工艺措施(D)钻压

345.若钻井液循环时发生井漏则井口处钻井液( C )降低。

A)黏度 B)黏度和切力 C)返速 D)密度

346.在钻进过程中,若钻压不变,而机械钻速加快,有时会出现钻具放空现象,则将可能发生( B )。

A)井喷 B)井漏 C)卡钻 D)溢流

347.高稠钻井液堵漏时,注入钻井液完毕立即起钻静止( D )。

A3h B8h C12h D24h

348.高稠钻井液堵漏时,待钻井液静止一定时间后,下钻分段循环至漏层以上( C ),不漏可转为正常钻进。

A5m B10m C20m D30m

349.石油钻井中石灰乳浆堵漏所用石灰乳浆的基本材料为( D )。

A)黏土、石灰 B)烧碱和水玻璃

C)石灰和烧碱 D)黏土、石灰、烧碱和水玻璃

350.井漏发生后要立即进行( B

A)堵漏施工 B)详细分析 C)完井投产 D)双泵循环

351.堵漏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D )。

A)漏层位置掌握不准 B)漏层性质认识不清

C)设计和施工措施不当 D)上部有套管

352.若漏层有工业性油气流,但不是目的层,可采用( B )暂时堵漏。

A)水泥浆 B)石灰乳浆 C)重晶石浆 D)胶质水泥浆

353.钟摆钻具纠斜原理是利用斜井内切点以下(B )把钻头推向井壁低的一侧,逐渐减小井斜,从而达到纠斜效果。

A)钻铤重力 B)钻铤重力的横向分力

C)钻柱重力 D)钻柱重力的横向分力

354.只能纠斜不能防斜的钻具组合是( A )。

A)钟摆钻具 B)塔式钻具 C)偏重钻铤 D)满眼钻具

355.只防斜而不纠斜的钻具组合是( D )。

A)钟摆钻具 B)塔式钻具 C)偏重钻铤 D)满眼钻具

356.刮刀钻头适用于( A )地层。

A)高塑性 B)中硬 C)硬 D)脆性

357.刮刀钻头在极软的高塑性地层的破岩方式主要是( C )。

A)冲击压碎 B)滑动剪切 C)犁式切削 D)体积破碎

358.牙轮钻头主要由钻头体、巴掌、轴承和水眼、( C )等组成。

A)牙轮 B)牙齿 C)储油密封系统及压力补偿系统 D)泄压系统

359.钻页岩占多数的地层或采用高密度钻井液钻井时,宜选用镶( D )的牙轮钻头。

A)球齿 B)抛射体形齿 C)保径齿 D)楔形齿

360.金刚石钻头在硬地层钻进时主要以( B )作用破碎岩石。

A)冲击压碎 B)犁式切削 C)疲劳破碎 D)体积破碎

361.双锥阶梯形剖面的金刚石钻头适用于( C )地层。

A)极软到软 B)软至中软 C)较软至中硬 D)中硬至坚硬

362.金刚石钻头的外径要小于起出的牙轮钻头外径( B )。

A1.01.5mm B1.52.0mm C23mm D34mm

363.牙轮钻头入井前,要在( D )后的钻头螺纹上涂以专门的螺纹脂。

A)检查合格 B)检查喷嘴 C)清洗 D)检查合格及清洗

364.牙轮钻头下钻至井底( D )时,要开泵循环,缓慢下放,严禁一次下钻到底开泵。

A2个单根 B2个立柱 C1个立柱 D1个单根

365.新牙轮钻头到底后,应轻压跑合( D )左右,再逐渐加压至规定钻压。

A45min B90min C15min D30min

366.牙轮钻头在井底工作时,若出现转盘负荷增大,转盘链条跳动,方钻杆有蹩劲,停转盘打倒车;钻速下降,悬重表指针摆动等严重现象,则说明( D )。

A)钻头泥包 B)掉牙轮 C)轴承损坏 D)牙轮卡死

367.牙轮钻头在井底工作时,若出现转盘周期性蹩跳,钻压小则轻,钻压大则重;钻速下降,泵压正常而悬重表指针有摆动现象,则说明( C )。

A)钻头泥包 B)掉牙轮 C)轴承损坏 D)牙轮卡死

368.牙轮钻头在井底工作时,若出现转盘负荷增大,有跳钻现象,钻速下降,上提钻具有不同程度的挂卡;泵压上升,甚至出现蹩泵现象,则说明( A )。

A)钻头泥包 B)掉牙轮 C)轴承损坏 D)牙轮卡死

369金刚石钻头无法避免划眼时,钻压不得超过( B )。

A510KN B1030KN C3040KN D4050KN

370.金刚石钻头下钻至井底( B )时,要开大排量循环冲洗。

A0.10.2m B0.20.5m C0.51m D13m

371.金刚石钻头到达井底以前要以( C )的转速下放。

A2030r/min B3040r/min

C4060r/min D6090r/min

372.金刚石钻头到达井底后要磨合钻进( B )左右。

A0.1m B0.2m C0.5m D1m

373.PDC 钻头不适用于( C )。

A)软地层 B)中硬地层

C)有硬质夹层的地层 D)均质地层

374.PDC钻头入井前须检查( D )等。

A)地面设备 B)钻头使用情况

C)钻头型号 D)以上三项

375.出现( D )情况时,PDC钻头不能入井。

A)钻头螺纹台阶损伤 B)切削齿损伤

C)井底有落物 D)以上三种

376.PDC钻头在缩径井段扩眼时,钻压不大于( B )。

A5KN B10KN C20KN D30KN

377.PDC钻头到达井底后要将钻头上提( B ),循环钻井液,以确保井底干净。

A0.10.2m B0.20.3m C0.30.5m D0.51m

378.PDC钻头在软地层钻进时,钻速一般为( C )。

A6080r/min B80100r/min

C100150r/min D150180r/min

379.PDC钻头在井底工作出现( D )情况时,需起钻换钻头。

A)泵压升高 B)严重溜钻、顿钻

C)井下有落物 D)上述三种

380.当使用PDC钻头钻井( D )低于使用其他类型的钻头时,需起钻换钻头。

A)泵压 B)机械钻速 C)钻头压降 D)综合经济效益

381.使用PDC钻头的技术要求是( D )。

A)保持井底清洁 B)尽量避免大段划眼

C)必须使用优质钻井液 D)上述三项

382.井下动力钻具是采用( C )钻具的钻井。

A)满眼 B)钟摆 C)井下动力 D)转盘动力

383.井下动力钻具能把( D )转化为井下的机械能。

A)热能 B)电能 C)液体能量 D)液体能量或电能

384.目前,普遍使用的井下动力钻具是( D )。

A)柔性钻具 B)电动钻具 C)涡轮钻具 D)螺杆钻具

385.螺杆钻具主要由旁通阀、( C )万向轴总成和驱动接头组成。

A)定子 B)转子 C)液压马达总成 D)主轴

386.螺杆钻具是将( B )转化为机械能带动钻头旋转的。

A)液体的动能 B)液体的压能 C)电能 D)弹性能

387.螺杆钻具液马达总成的转子是一根呈近似( D )形状的实心钢轴螺杆。

A)平面抛物线 B)平面正弦线

C)空间抛物线 D)空间正弦线

388.螺杆钻具钻井所用钻井液含砂量不大于( C )。

A0.2% B0.3% C0.5% D1%

389.螺杆钻具钻井时泵压突然上升,应及时( B ),重新加压钻进。

A)停泵 B)提起钻具 C)测量钻井液性能 D)起出钻头

390.在一定的螺杆钻具结构尺寸条件下,其转速与( D )成正比。

A)钻头尺寸 B)钻具消耗的压力降

C)钻压 D)通过钻具的流量

391.螺杆钻具钻井时,泵压逐渐升高的原因不是( D )。

A)钻头水眼堵塞 B)钻头磨损

C)地层岩性改变 D)转速增加

392.螺杆钻具钻井时,泵压逐渐下降的原因不是( D )。

A)钻头刺漏 B)发生井漏

C)地层岩性改变 D)钻头水眼堵塞

393.当钻压过大,螺杆钻具转不动以及钻头磨损严重时可导致( A )。

A)泵压突然升高 B)泵压逐渐升高

C)泵压逐渐下降 D)无进尺

394.井眼某点的井斜角是井眼轴线上该点( B )的夹角。

A)切线与正北方向 B)切线与铅垂线

C)切线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 D)切线与井底水平位移

395.井斜变化率是单位长度井段( B )的变化值。

A)方位角 B)井斜角 C)全变化角 D)狗腿角

396.井眼轴线上某点切线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称为该点的( A )。

A)方位角 B)井斜角 C)全变化角 D)狗腿角

397.影响井斜的基本的、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C )。

A)地层倾角 B)下部钻柱结构

C)地层倾角和下部钻柱结构 D)钻井技术措施及操作技术水平

398.地层倾角对井斜影响的一般规律是地层倾角( A )时,井眼沿上倾方向偏斜。

A)小于45o B)在45o60o C)在60o70o D)大于70o

399.地层倾角对井斜影响的一般规律是地层倾角( D )时,井眼沿下倾方向偏斜。

A)小于45o B)在45o60o C)在60o70o D)大于60o

400.井斜造成井深误差,导致地质资料( B )。

A)不全 B)不真实 C)真实性强 D)可比性强

朕村貧匯鐙和匯鐙

井幡侭嗤-利大凍儺嶄伉